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教研 > 常规教研

妙语铺就求知路,匠心点亮课堂灯 ——海口市长流中学“第五届”拔萃杯教学大赛暨北师海附送精品课活动纪实

发布者: 海口市长流中学
时间: 2025年04月05日

海 口 市 长 流 中 学 教 研 室

工 作 简 报

  编辑:马伟    审核:潘志明      2025年4月3日


妙语铺就求知路,匠心点亮课堂灯

——海口市长流中学“第五届”拔萃杯教学大赛暨北师海附送精品课活动纪实

为让校园教学氛围如春日繁花般热烈,给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云梯,稳步推动教学革新,深化我校与教研教学协作体核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交流合作,我校精心打造课堂教学比赛这一广阔舞台,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全力构建 “学习者为中心”的共生课堂。2025年4月1日至4月3 日,我校于报告厅开展了海口市长流中学“第五届”拔萃杯教学大赛,并同期迎来北师海附的送教之行,书写教学交流新篇。

这场教学交流活动为期三天,共呈现15节精彩课程。其中,我校11位教师积极投身赛课,展示教学风采;北师海附送来4堂优质示范课,带来前沿教学理念。

筹备伊始,学校诚邀业界资深评委,为赛事的公平公正与高水准筑牢根基。赛前,老师们主动参与磨课,反复雕琢每一个教学环节。学校多个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力保障活动顺利推进。

在此过程中,吴伟强书记与吴英志校长高度重视,对活动进行全程指导。从赛事环节的设计,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细节,他们都严格把关,提出针对性建议。两位校领导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助力其在教学之路上找准方向,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教研活动持续精进,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


  教学大赛方案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大赛课程安排


主持人

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教研室吴一平副主任,方娇凤老师,田彧老师,李思颖老师,刘祖华老师。


专家评委介绍

此次教学大赛的评委均来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他们是:

高中英语教研员卓俊斌老师

 高中语文教研员董明实老师

高中数学教研员陈昕老师

 高中历史教研员吴永青老师

 高中美术教研员周晓阳老师


教师赛课现场

  1.郑海驳老师

  授课班级:初二(2)班

  课题名称:《桃花源记》

  教育格言:“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郑海驳老师授课内容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常德桃花源景区举办文化旅游节为背景,创设学生担任桃源文旅推荐官的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围绕四项活动展开。“寻桃源之美”要求学生圈画文中描绘桃花源美的词句并阐述理由,感受其美。“辨桃源真伪”环节,引导学生从细节探讨桃花源真实与虚构的交织。“探桃源情怀”让学生结合背景思考作者描绘世外桃源的用意,认识到其是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寄托。“书桃源画卷”则让学生为景区写推荐语,并提供解说评价表和示例,培养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理解文言文。


  2.李雅妮老师

  授课班级:初三(4)班

  课题名称:《谈读书》

  教育格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李雅妮老师今天的授课课题是《谈读书》,本文出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典散文《谈读书》,旨在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对个人成长及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谈读书》的核心思想生动地呈现出来。她围绕"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主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文章的结构和内涵。


  3.杨忠玲老师

  授课班级:高一(9)班

  课题名称:《红楼梦之薛宝钗形象探究》

  教育格言:“春风化雨,万物生长。”

  杨忠玲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红楼梦之薛宝钗形象探究》,她围绕薛宝钗形象探析展开,教学目标包括把握形象特点、对比深化认识、探究性格成因等。任务一通过贾府众人评价,展现宝钗稳重大方、温柔体贴等形象;任务二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宝钗的“无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比钗黛,揭示宝钗对人对己皆无情;任务三从家境变化、家庭教养等分析宝钗性格成因;任务四是与宝钗对话,学生发表对宝钗“无情”的看法。学生通过这节课加深了对薛宝钗这个经典形象的认识,同时学到了整本书阅读中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4.符贻钦老师

  授课班级:高二(6)班

  课题名称:《变压器》

  教育格言:“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符贻钦今天的授课题目是“变压器”,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实验探究和知识运用能力。课堂导入环节老师以“心脏点灯”魔术和手机充电器的电压转换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自然引出变压器知识的学习,从生活实例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知识探究阶段,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变压器、实验室可拆变压器以及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拆解变压器,分析其结构,动手设计电路使小灯泡发光,进而建立变压器的物理模型,推导其工作原理和变压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变压器知识的本质和应用场景。整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操作和思考,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物理知识水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5.吴思婷老师

  授课班级:初二(1)班

  课题名称:《对外开放》

  教育格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

  吴思婷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对外开放》,本节课以“对外开放”为主题,通过播放海南自贸港宣传片导入,联系单元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切入改革开放,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首先,学习任务一是了解经济特区的“特”及意义,通过角色扮演、分析地理优势和政策特点等方式展开;学习任务二是了解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开放格局,借助地图,梳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形成过程,最后通过学生在地图上标出“点线面”的课堂作业进行巩固;学习任务三是:了解中国加入WTO的意义,通过给出中国加入WTO的时间轴,感受中国加入WTO的不易,分析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及全球化挑战。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史实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课后作业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开放策略,深化知识迁移与应用。


  6.童睿老师

  授课班级:初三(1)班

  课题名称:《初三话题复习课》

  教育格言:“敢想敢做,知行合一。”

  童睿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初三话题复习课》(keeping healthy)。本课首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回顾疾病的名称。知道今天上课内容,从而引入(keeping healthy)这个话题。通过谈论关于疾病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其它疾病名称。再由问题引出是什么引起这些疾病,从而引导学生谈论,并描述导致这些疾病的相关词汇及句子。继而了解后面该如何描述保持健康。再通过两两对话实践如何谈论疾病及提建议,最后,设制两项与健康生活相关的活动(任务型读写与作文书写),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两项任务,并互相分享,通过合作与分享,让学生们体会合作及分享带来的快乐。


  7.吴秋姿老师

  授课班级:初二(2)班

  课题名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育格言:“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未来。”

  吴秋姿老师今天的授课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本节课围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展开教学。首先,以展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熟悉的场景中发现数学元素,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随后进入性质探究阶段,让学生通过画、剪旋转平行四边形等操作活动,直观地猜想出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证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性质的正确性,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之后,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展示平行四边形性质在实际解题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和证明的方法。课堂练习则及时巩固所学,强化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最后,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梳理知识体系;分层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知识。


  8.孙昌儒老师

  授课班级:初一(4)班

  课题名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育格言:“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

  孙昌儒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本节课先让学生朗读学习目标,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好新课的热情。并从不等式的一些共同特点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接着回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师生共同探讨求解不等式的过程;即得出×>a或是X


  9.宋瑜老师

  授课班级:高一(2)班

  课题名称:《正余弦定理》

  教育格言:“每天进步一点点。”

  宋瑜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正余弦定理》,本节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第一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在证明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论以后,教科书从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比较中,提出了一个考问题“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指出,“从余弦定理以及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如果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由上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还要启发引导学生注意余弦定理的各种变形式并总结余弦定理的适用题型的特点,在解题时正确选用余弦定理达到求解,求证目的启发学生在证明余弦定理时能与向量数量积的知识产生联系,在应用向量知识的同时注意使学生体会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向量数量积等多处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10.邓妹东老师

  授课班级:初一(2)班

  课题名称:《开花和结果》

  教育格言:“耕耘知识,收获成长。”

  邓妹东老师今天的授课课题是《开花和结果》(第一课时),邓老师通过播放植物生命的脉动视频导入,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形态到结构逐级观察,解剖,认识花的结构,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贴一贴”活动,从宏观认识花的结构,让学生将解剖后的花在A4纸上进行粘贴,突出建模思想,进一步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微观上观察子房的内部结构---胚珠,为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做下铺垫,让学生建构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本节课的结束处,利用郁金香受人践踏的照片,引导学生爱花护花,做文明赏花人,并利用两句诗“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花开堪赏只需赏,莫要折花空赏枝。”培养学生爱花、护花的社会责任意识。


  11.陈秀靓老师

  授课班级:高一(8)班

  课题名称:《Little White Lies》

  教育格言:“教育就是看到美,并将其无限放大。”

  陈秀靓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Little White Lies》,本节课以“善意的谎言”为主题,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课堂导入环节,老师通过唱歌的视频让学生评价歌声,引发学生对“真实反馈”与“善意谎言”之间权衡的思考,自然引出善意谎言的定义。接着,通过阅读段落和选择题活动,帮助学生归纳文章主旨,理解善意谎言的复杂性。课堂还设计了辩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父亲该不该说善意的谎言”,培养批判性表达能力。最后,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诚实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巩固课堂内容并提升写作能力。整节课注重互动与实践,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12.朱正香老师

  授课班级:初三(3)班

  课题名称:《文学类文本复习》

  教育格言:“辛勤培育未来,爱心浇灌成长。”

  朱正香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文学类文本复习》,本节课以“析语言之美,悟布局之妙——语句赏析与句段作用解题策略”为主题,通过问题导入、任务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归基于问题,导入新课:展示学生课前作业答案,让学生评分并阐述理由,基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内容。明确考点:引导学生了解近五年海南中考中语句赏析题和句段作用的题型,使学生明确中考考点,为后续学习指明方向。探究方法:先从课本学过的课后习题入手,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再让学生通过做题总结方法;最后运用所学策略完善课前真题作答,教师适时点评鼓励,助力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命制试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依据海南中考题型阅读文章,拟出语句赏析题和句段作用题并作答,依据评价量化表自评,之后展示题目,让学生学以致用,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教师总结语句赏析和句段作用的答题方法,强调“文本意识”,鼓励学生多积累多练习,提升答题精准度。


  13.祝晓宇老师

  授课班级:初三(3)班

  课题名称:《Healthy life,bright future》

  教育格言:“用爱点亮学生的成长道路。”

  祝晓宇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Healthy life,bright future》,本节课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词汇构建、写作表达以及思维认知能力。课堂导入环节,老师通过提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以及展示名言“Without health, everything is nothing.”,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观点,自然引出健康这一主题,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接着,开展Pre - writing活动,从饮食、运动、习惯三个方面拓展相关词汇,如junk food、running、enough sleep等,并操练建议类句型,引用谚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储备,为写作奠定基础。课堂还设置While - writing环节,布置写 “Ways to Keep Healthy” 短文的任务,详细指导文章结构,包括开头引出主题、主体分点论述并举例、结尾总结升华,同时分析范文,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掌握写作框架,培养写作逻辑。之后的Post - writing环节,安排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修改能力。最后,在Summary & Homework部分,再次强调健康的重要性,并布置修改作文和设计海报的作业,要求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将健康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整节课注重知识输入与输出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14.徐婷老师

  授课班级:高三(7)班

  课题名称:《全概率复习》

  教育格言:“爱是最好的教育。”

  徐婷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全概率复习》,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知识应用能力。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回顾条件概率、概率乘法公式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知识与全概率公式的联系,自然引出全概率公式的学习。接着,借助取球、产品抽样等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概率模型,推导全概率公式,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本质和应用场景。课堂还设置公式辨析和实际例题分析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归纳全概率公式的使用条件和解题方法,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之后引入贝叶斯公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其“执果寻因”的应用特点。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巩固课堂内容并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整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概率知识水平。


  15.张楚云老师

  授课班级:高三(8)班

  课题名称:《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系谱图》

  教育格言:“授业精于勤,解惑倾于爱,育人守于责”

张楚云老师今天授课的课题是《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系谱图》,本节课以“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系谱图分析”为主题,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知识运用能力。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展示红绿色盲和苯丙酮尿症在男女中的发病率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其差异及遗传方式判断,自然引出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的复习。接着,借助亨廷顿舞蹈症家族案例,让学生绘制遗传家系图、分析遗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单基因遗传病特点。课堂还设置高考真题分析环节,让学生通过练习归纳遗传系谱图规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最后,布置典型例题练习,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题,巩固课堂内容并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整节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提升遗传学知识水平。


  精准剖析明方向,专业引领促成长

  ——教研员深度点评授课教师

在本次“第五届”拔萃杯教学大赛暨北师海附送精品课活动中,教研员们从多学科视角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点评。通过深入各个课堂,为教师们的教学表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与指导,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教研员指出,多数教师能精准定位,像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及遗传系谱图》,教师紧扣高考考点,让学生明晰学习方向。但部分课程目标的设定可更具弹性,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上,老师们各显神通。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探究兴趣;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知识直观化。不过,教研员也提出,部分课程的互动形式较为传统,小组合作的组织可以更加高效,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更多。

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教研员关注的重点。他们肯定了教师们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如历史课上对史料的多元运用,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同时建议,在内容的广度拓展上,可更好地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科前沿知识,像物理教学中,联系科技发展中的物理原理,让学生感受学科的魅力。

活动期间,教研员与教师们积极互动交流。他们耐心倾听教师的教学思路,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并针对教学中的困惑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种深度交流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助力教师成长,也为学校的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教研员的引领下,学校教学将迎来新的飞跃。


结语

本次“拔萃杯”教学大赛暨北师海附送精品课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是教学智慧的激烈碰撞。在大赛中,教师们各展风采,将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为学生带来知识的滋养。教研员们细致入微的点评,精准剖析教学中的闪光点与待提升之处,与教师深度交流,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更是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思维的碰撞,新的教学理念得以传播,教学方法得以优化。展望未来,全体教育工作者将带着大赛积累的经验和收获的启示砥砺前行。持续深耕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创新,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的高度。